今(21)日,在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成立五周年之际,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中英文版涉外及涉外商投资企业商事审判工作白皮书(2019-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自2018年12月24日成立以来,该院共受理涉外及涉外商投资企业商事案件5109件。案件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委托购买商品、对赌协议、网络游戏等新类型案件不断增多。

  今年新收涉外商事案件涉及56个国家和地区

  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贾科介绍,五年来,该院受理的5109件涉外及涉外商投资企业商事案件中,涉外商事案件1079件、涉外商投资企业商事案件4030件,审结4808件。案件诉讼标的额合计超过41亿元,主要集中在10万~100万元。

  “通过对这些案件进行分析发现,涉外商事案件呈现多个特点。”贾科称,案件覆盖地域广。

  《白皮书》显示,新收涉外商事案件从2019年的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扩展到2023年涉及56个国家和地区。涉及RCEP签署国,阿联酋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案件增幅明显,相关国家数增至39个,案件数增至180件。“这也反映出重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特征,开放型经济充满活力。”

  案件类型还呈多元化趋势,新类型案件不断增多。案件以非典型合同、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纠纷为主,分别占比42.54%、21.69%、9.18%,但涉及案由达67个,呈现多元化趋势。

  其中,因外商境内投资和国内商事主体境外投资产生的纠纷占比较大,约占8.25%;跨境服务类纠纷持续增长,如委托理财,委托购买商品,提供旅游、留学、邮寄等中介服务等,占5.7%;国际航空运输及陆路运输合同纠纷逐渐增多,约占2.7%;出现铁路提单等新兴运输单证的物权纠纷,VIE架构、对赌协议等新兴投资方式的投资纠纷,境外演出、摩托车拉力赛、足球世界杯、网络游戏等文体产业的合同纠纷,明星艺人、网络主播、新媒体视频博主等新兴职业的合同纠纷等新类型案件。

  多角度为市场主体经贸行为作出风险提示

  此外,《白皮书》还对涉外及涉外商投资企业商事审判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发出风险提示,建议应对新外商投资法实施后,外籍股东隐名投资应引起关注,并提升外商投资领域融资租赁行业风险防范能力。

  同时,针对重庆开放程度增强,托盘贸易等融资性买卖交易模式引发的纠纷数量也持续增长的情况,《白皮书》建议要事前做好风险评估和尽职调查;对担保事项进行合理审慎审查;规范订立并履行合同,杜绝“走单、走票、不走货”的虚假托盘贸易形式,

  此外,就委托关系产生的服务类跨境纠纷案件频发的情况,《白皮书》提醒,要谨慎选择委托对象,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并认真审查,明确约定联络方式。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注意留存沟通、交易记录,包括即时通讯聊天记录、音视频记录、材料提交记录、款项支付记录等。如果发生纠纷,要积极与机构协商,协商不成的,及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